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锚定“百年新重大”高质量建设,探寻国防工程保护利用之道,激活沙坪坝校区人防工程功能,基建规划处党支部于12月5日赴涪陵区816地下核工程遗址,开展“承国防工程伟迹 筑校园人防新篇”主题研学活动。
816工程位于涪陵区白涛镇,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启动的重大“三线”建设项目,直至2010年才对外解密开放。工程总建筑面积10.4万平方米,主体洞室连接三十多个分支洞室和百余条通道,内部楼层交错、功能布局复杂,规模与建设难度堪称奇迹。
在讲解员带领下,同志们参观了一号导洞、引水洞、反应堆大厅、控制仪表室、通风设施等重要部位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、设备简陋的条件下,工程兵部队发扬不畏艰辛、攻坚克难的精神,建造了自乌江江面提升60余米、长达3公里的引水系统和2.7万立方米的供水系统,保证核反应堆降温水量补给;在79.6米高的反应堆大厅主厂房内,通过依托洞壁锚杆搭设脚手架的施工方式,顺利完成了轨顶标高分别为31米和39米,跨度达30余米的两台桥式吊车安装;仪表室内采用创新研制的石墨地板及含钛金属的墙面涂料,保证仪表在湿度百分之八十的环境里历经四十多年仍未锈蚀;凭借室外150米高耸的烟囱,实现地下工厂高效节能的通风换气功能,同时制造雾气形成厂区的安全屏障。该工程中给排水、防潮及通风技术在地下空间的创新应用,为校园既有人防工程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与创新启迪。
同志们在研学中深刻感受国防工程建设历程的艰难险阻,在历史遗迹中回溯往昔校园人防工程建设时期,师生齐心、勇于攻坚克难、开放创新的重大精神。学以立德、学以致用、学以创新是本次研学活动中弥足珍贵的收获。大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,缅怀先烈、立下誓言:以先辈为楷模,胸怀大局、矢志奉献,融“三线精神”为奋进力量,以实干传承红色基因,助力学校高质量建设行稳致远。